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入围项目
自2017年起,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持续开展“智能制造科技进展”研究,以智能化车间/工厂、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基础、标准、服务模式等维度,持续跟踪发展与应用趋势,研究分析不同行业、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案例,遴选“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简称“双十”科技进展)。
“双十”科技进展的研究、推荐、遴选,主要从创新性、应用成效、影响力、未来预期等方面考虑,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具有前沿性、新颖性或实质性、示范性的技术突破;解决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难点或行业热点问题;在劳动生产率、效能回报率、对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的贡献程度;以及对行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影响。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2020年入围“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的10项科技吧。(排名不分先后)
1.数字化全成形经编装备及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Digital Fully Fashioned WarpKnitting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Knitt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入围理由:五洋纺机数字化全成形经编装备实现了纱线上机3D智能编织,创新服装一体成形"织就穿"的生产新模式,实现功能纤维、短纤的全成形编织。多维精协嵌入式工业大脑集成技术实现了安装调试、工艺、生产、操控的远程运维和人机交互。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订单的个性化定制,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大数据全闭环智能管理。人工成本、产品不良率、能耗及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目前,五洋纺机为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天线、航天网格基布、仿生草屏蔽、多用途充气垫、立体间隔织物、绒毯、家纺、毛巾、功能网具等数字化经编装备。
关键词:一体成形;全成形经编装备;针织智能生产管理
2.智能热模锻生产线关键技术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lligent Hot DieForging Production Line
入围理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新威奇、武汉惟景三维、湖北三环锻造等单位联合共同研发的集锻压、在线质量检测、热模锻/再制造技术与装备,以及生产线监控系统等为一体的智能热模锻生产线,通过自主研发关键技术,实现高性能精密热模锻件的智能生产。关键技术包括:伺服直驱数控螺旋锻压技术与装备,减少传动环节;高温在线三维测量技术与装备,优化热锻模设计和锻造工艺;多材料热锻模电弧增材制造/再制造技术与装备,降低热锻模成本、提升热锻模使用寿命;智能热锻模生产线在线监控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整体提升热模锻行业的技术水平,使热模锻生产线的年产率、产品精度、合格率有较大提升,能源损耗降低显著,支撑了我国飞机、特种车辆等高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
关键词:热模锻生产线;伺服直驱数控螺旋锻压;高温在线三维测量;热锻模电弧增材制造/再制造
3.智能液压成形成套装备协同控制与运维保障关键技术
Key Technologies of Collaborative Control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Support for Up-market Intelligent Hydroforming Equipment
入围理由:合肥合锻研制的新一代适应多工况需求、多品种制造、精准运维服务的系列化液压成形成套装备及服务系统,突破了液压成形成套装备精密控制技术、多并联高协同的液压成形成套装备的系统优化技术,实现液压成形成套装备的运维保障体系。研制的系列化精密等温锻造装备、超高强钢热冲压成形自动生产线、AT轨根部锻造自动生产线、高速薄板冲压液压机生产线以及双动充液拉深液压装备等高端智能液压成形成套装备及运维保障系统。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箱底、汽车高强度轻量化结构件等高端装备关键部件成形成套装备的精准运维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多工况高协同;耦合设计技术;云-边协同服务运维技术;精准运维服务
4.面向类生命机器人的跨尺度生物制造装备及检测关键技术
Trans-scale Biofabrication Equipment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for Biosyncretic Robotics
入围理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分子尺度方面,建立了具有实时超分辨视觉反馈的纳米操控系统,达到45nm超高分辨,首次实现生物大分子原位可视精确操控,为细胞性能调控奠定基础。在细胞尺度方面,建立高通量细胞在线检测和多细胞模块化制造组装系统,解决了长期阻碍生物制造发展的细胞损伤难题,为类生命机器人零部件组装和在线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组织尺度方面,建立梯度微环境与血管化的生命维持构建技术体系,为复杂类生命机器人及大尺度功能化组织器官稳定制造提供多工艺融合的跨尺度制造装备。成果支撑了类生命机器人的发展,同时为新药开发、器官修复再造等提供了使能支撑,展示出生物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对基础科学和临床需求的使能作用。
文章来源:《锻压技术》 网址: http://www.dyjszzs.cn/zonghexinwen/2020/1103/369.html